缘起
向往 Galli 戏剧工作坊很久了,最主要的原因,还是闺蜜诺诺和小璇璇的强力推荐。2013年 Galli 系列课程开办第一期的时候,我因为家里的小安同学实在太小,所以只是去旁听了一次公开课,话题是有关“童话和神话的意义”。实话实说,当时的感觉,是又收获了不少有关人性的很有趣的视角,但是远远还谈不上“感受深刻”或者“受益良多”什么的。
还好,十分幸运的是,当时诺诺的老公亲自参加了后来的7天体验课程,挺着大肚子的诺诺也一直在外围旁听“间接体验”。事后,他们夫妻俩儿分别从“参与者”和“专业的围观人员”两个角度极力推荐这一系列的课程,让我今年无比坚定地挤出时间参加这第二期的体验活动。
事实证明,我因此为自己设计的这个稍有迟缓的决定,棒极了!
真的,Super 好!
第一天上午
首先,在短短的自我介绍中,我十分坦诚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——我想尝试一种比较“不用大脑”的自我探索和自我潜能释放的活动。作为一名心理医生和作家,以往的我,太过习惯于利用阅读、思考、分析、觉察等 “坐在沙发上” 的方法贴近自己,在我十分信任的好朋友的推荐之下,这一次,我愿意去亲自体验一下这种 “通过身体” 的方式让自己发生改变。
大概也就用了15分钟的时间,我们的课程正式进入“体验”的正题,(这个感觉让我觉得极好,我个人十分厌倦那些单单是“团队破冰”就要花去半个上午的“懒散”的工作坊)老师开始介绍 Galli 戏剧治疗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篇章,用7个很形象的小精灵的象征方式,分析我们人性中的各个不同的重要成分,有些会让我联想到家庭治疗中“部分自我(parts of me)”的理论。这依然是一段很短暂的理论讲解,每个概念老师都只是寥寥几句点到为止,弄得坐在我身边的刘姐姐似乎一头雾水很不习惯(第一印象她也是那种“学习就要首先搞懂名词定义”的“好学生”)。
接下来我们进入了在音乐中分别表演那7个小精灵的阶段。我也开始体验一种和以往的学习完全不一样的“学习”,没那么多确定的“是什么”和“应该怎样做”,只是按照一个“大概其”的理解和对音乐的感应,让自己去随意表现不同的主题(各位围观本文的同学,谁也不要问我具体的主题是什么,单纯的理论救不了我们,想了解理论的去关注 Galli 戏剧的微博,那里详实得很)。
我不是属于很快就能“打开自己”的那种人,可能是因为这两年在家做贤妻良母太久了,在表演“走红毯的好莱坞明星”时感到进入角色十分困难,在表演“风情万种”的热舞阶段更是不断习惯性地往角落里躲闪。
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发现大多数同学身上也有类似的问题,此刻老师又安排我们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捉人游戏,几番追跑打闹之后,现场的气氛立刻不一样了,原本是陌生人的同学之间一下子亲切了起来,彼此之间眼神交往变得亲切自然很多,不再像之前那样大家都只是盯着老师看。然后我们又重新回到体验那7个精灵(其实也就是7个不同的自己)的舞蹈环节。
所以,插一句嘴,各位正在阅读此文的同学,您们此刻一定感觉不到这些活动给我们带来的感觉是吧?一定是的。因为正在刷屏幕的你,现在一定没有像现场的我们那样蹦跳的气喘吁吁,也一定不会像我们那样鲜活地感受自己在某一个体验(比如小气鬼)中的不自然和挑战感。
呵呵,你们能想象“在手机上看菜谱”和“在热锅旁边掌大勺”的感受差别有多大吗?反正我觉得我是写不出来那种体验的深刻感。大家就别难为我了。
待续啊。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![](http://simg.sinajs.cn/blog7style/images/special/1265.gif)
Clik here to view.
![](http://sina.allyes.com/main/adfclick?db=sina&bid=204720,470173,475454&cid=0,0,0&sid=474001&advid=358&camid=37389&show=ignore&url=http://simg.sinajs.cn/blog7style/images/common/sg_trans.gif?t=0)